總裁文稿

00192

2020/7/1 - 聯合報

當天空不是極限,What is the Next?



現實版鋼鐵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全球因為病毒流行而烏雲罩頂的六月,成功地用他的獵鷹九號(Falcon 9)以及飛龍火箭(Crew Dragon)在地球上空衝出了一片石破天驚,寫下第一次民間航太企業將人類載上太空的歷史紀錄。

老實說,我十分羨慕他能夠在這個外人看起來瘋狂至極的太空夢上不計成敗、上下求索,因為就像每一個喜歡仰望星空的孩子,我也有過自己的太空夢,六月初SpaceX成功回收獵鷹九號的關鍵科技,其實我早在廿多年前投資的一家公司Kistler就已經掌握了部分回收的奧祕,只可惜時空機遇不同,彼時正是美蘇太空競賽的低谷,又出現了新的衛星遙控壓縮技術,所以我們未能跨過一步登天的門檻,只得抱憾止步於技術商業化之前。

然而除了羨慕,其實我也不得不承認馬斯克的太空夢存在著一種只想瞻前、不能顧後的隱憂,他從不諱言關於移民火星的宏大藍圖,而在邁向火星之前,他似乎想要先一步布局地球的天空。英文裡有一句成語:「The sky is the limit.」(唯天是極限、天高任你飛),他的星鏈計畫(Starlink)就是一個天高任你飛的極限計畫。該計畫預計於二○一九年至二○二四年間在太空中搭建一個由一點二萬顆衛星組成的一片星羅棋布,目的在於為整個地球全天候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衛星網路。據悉未來SpaceX還可能將星鏈計畫的衛星發射總數從一點二萬顆擴張到四點二萬顆,可是值此同時,全世界實際在軌運行的人造衛星不過區區五、六千顆而已。

目前某些天文學家已經跳出來質疑這項計畫。另一方面,我們也不難想像當一個為NASA服務的美國公司在地球周圍有幾萬顆衛星運行時,其他諸如中俄英德法等重要國家又怎麼可能袖手旁觀?所以吾人以為一場世界性的天空大戰其實已經箭在弦上、一觸即發,以後甚至可能會有幾十萬顆人造衛星在我們頭上密集旋轉,緊接下來軌道分配、太空垃圾、資源耗竭、機密隱私等各種層次的問題勢必接踵而至。

可是我覺得其中更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是,當天空不再是人類的極限時,那什麼是我們的下一個極限?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詮釋,而我首先想到的是「宇宙」(Universe)。「宇宙」兩字其實來自道家思想家文子的體察,他的原文是:「古往今來謂之宙,上下四方謂之宇」,從今天看來這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哲學思想,已經有了時間與空間的結合,和現代主流科學以及西方重量級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認知與學說居然相去不遠,所以也許當人類征服了代表空間的太空,意謂著我們的下一步就是征服時間?

誠然,我知道人類的古往今來比起整個宇宙,不過是一座森林裡的一粒塵埃,但這粒塵埃裡卻乘載著地球七十億人口與無數下一代如假包換的喜樂與哀愁,如果「古往」不能改變,「今來」又將如何期待?我特別好奇即將主宰未來的年輕世代們對於天空之外的想像與期待,於是我將明年法藍瓷國際設計大賽的題目訂為「What is the Next?」,我希望那些青春飛揚的創造力與企圖心,能夠透過幾乎亙古不變的陶瓷材質,一起在這個天外有天的宇宙之內,探索上下四方與古往今來的下一個極限,也許我們有機會啟發下一個世代的伊隆.馬斯克,亦未可知不是嗎!

作者: 陳立恆
法藍瓷總裁
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Copyright © Franz Collec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